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备受关注。本文以东莞市为例,探讨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广大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概述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是指政府为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给予一定比例的利息补贴。该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东莞市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情况
1. 政策背景
东莞市作为广东省经济重镇,近年来,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是重要一环企业贷款贴息东莞。
2. 政策内容
东莞市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对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在东莞市注册并纳税的企业。
(2)贷款贴息比例:根据企业性质、贷款用途等因素,贴息比例一般在2%-5%之间。
(3)贷款期限:贴息期限一般为1-3年。
(4)申报流程:企业需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政府将给予贴息。
3. 政策实施效果
自政策实施以来,东莞市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1)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投资积极性。
(2)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三、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对东莞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投资积极性。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东莞市企业融资成本平均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2.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东莞市为例,近年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 促进就业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据统计,东莞市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实施以来,新增就业岗位数逐年上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扶持政策,在推动东莞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东莞市将继续深化政策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为更多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某某,张某某.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2018(3):45-50.
[2] 王某某,陈某某.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我国某城市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9(5):85-90.
[3] 赵某某,刘某某.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7(4):56-61.
请参阅:
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2008〕98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府〔2008〕104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从2009年省财政一次性新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动计划中安排的,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二)统筹安排,额度控制;
(三)注重诚信,防范风险;
(四)加快推进,突出重点;
(五)财政引导,放大效应;
(六)专款专用,加强监管。
第四条省中小企业局负责项目计划实施,会同省财政厅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对计划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绩效评价。
省财企业贷款贴息东莞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管理,会同省中小企业局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绩效评价。
第二章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专项资金用于对我省中小企业在本省内的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贴息。
第六条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类型包括以下两类:
(一)一般性贷款融资贴息,即对直接获得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获得贷款的企业采取的贴息支持方式。
(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即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的银行贷款优先给予贴息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同一笔银行贷款只能申请其中一种贷款贴息类型;已获得其他省财政专项资金贴息的银行贷款,本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八条新贷款贴息方式按企业贷款贴息东莞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1年(含)以内短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当年一次性补助到企业。贴息补助额按照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50%贴息给予补贴。
(二)对2年(含)以内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每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40%贴息给予补贴。
(三)对2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第一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第二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剩余年份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
同一企业累计贷款贴息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三章资金申请和审核
第九条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符合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的中小企业;
(四)有良好社会信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较好,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好,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第十条申报数量按以下规定执行:
全省计划扶持企业数量约1000户,具体为:珠三角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10户,合计约400户;东西北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6户,合计约450户;东莞、中山两市各市企业申报数量限20户,合计40户;每个地级以上市市直企业(不含区)申报数量限5户,合计100户;省级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申报数量合计限10户。
第十一条申报程序:
(一)地方贴息计划由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汇总审核后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县(市)申报材料应同时抄送当地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二)省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贴息计划由省资产经营公司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
第十二条提出专项资金申请时应按以下规定提供申报材料:
(一)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同级财政局或省资产经营公司的申报文件和资金计划汇总表,其中资金计划汇总表也须加盖当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或省级资产经营公司公章。
(二)各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有效文件;通过担保贷款的一并提供担保合同。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对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及省资产经营公司上报的资金计划进行审核,确定贷款项目及资金数额,下达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扶持计划下达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下达各市县(市)、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将专项资金下达至各市县(市)财政局、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计划的审核和下达,由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度分批组织和实施。
第十六条各市县(市)财政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并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专项资金会计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促使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第十八条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获得专企业贷款贴息东莞项资金支持的单位应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法纪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以及宣传推广等。
一、岗位补贴
东莞市为招收残疾人的企业提供了岗位补贴,以减轻企业的用人成本。企业每招聘一名残疾人,都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岗位补贴,具体金额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和工作性质而定。
二、社会保险补贴
为了降低企业的社保负担,东莞市还为招收残疾人的企业提供了社会保险补贴。企业为残疾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将得到一部分的政府补贴,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三、税收优惠政策
在税收方面,东莞市对招收残疾人的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倍扣除,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
四、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
东莞市还设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招收残疾人的企业提供就业服务支持。这些机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残疾人的就业政策,提供残疾人招聘、培训和管理的专业指导,确保企业能够顺利招聘和管理残疾人员工。
五、宣传推广
为了进一步扩大招收残疾人的企业的影响力,东莞市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举办招聘会等方式,提高社会对招收残疾人的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
东莞市对招收残疾人的企业给予了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以及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福利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也体现了东莞市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五条规定: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使用。
东莞市委市政府拿出6.6亿元送上“十大礼包”,诚意满满、“干货”十足,帮助企业和群众温馨过大年。具体有什么福利和补贴,详情请见下文。
1、惠企礼包为加大对有订单、有市场的重点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6500万元支持企业有序正常生产,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生产奖励和贷款贴息,每家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至2022年4月30日。
2、科创礼包为支持科技企业减轻经营成本,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莞仪在线”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春节假期期间正常运营,持续为管理单位和用户单位提供共享预约服务,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对科技企业使用科研仪器设备进行科研活动给予20%的费用补贴;对一季度入驻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科技型企业给予租金和科研设备使用费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10万元。
3、服务礼包在春节期间持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提供政务服务“春节不打烊”,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在线、8小时咨询、1小时响应、零距离服务。海关实施预约通关,全力保障春节期间货物通关顺畅。市邮政管理部门指导寄递企业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加强快递服务保障。税务部门12366服务热线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确保涉税服务不断档。
4、满减礼包拓展市民卡应用场景,推动10家市民卡发卡合作银行安排约1600万元,联合上万家商户开展“市民卡春节期间不打烊”系列活动,使用市民卡金融账户消费,可享受购物、餐饮、加油等满减优惠,让市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市民卡的福利。
5、春节礼包突出关怀非东莞户籍留莞过年人员,发放5亿元的“春节红包”,对在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东莞户籍人员,可通过“东莞人社”或“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领取500元电子消费券,于规定时限内在“乐购东莞”签约商家消费,让广大外来留莞过年人员切实感受到东莞的“城市温度”。电子消费券分为5张40元和5张60元,凭券可以在“乐购东莞”的签约商家享受满200减40和满300减60两种消费优惠,消费券先到先得、发完即止、每次限用一张,有效期截至2月9日。
6、乐购礼包市镇两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对全体市民发放乐购礼包,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开展“乐购东莞”新春促消费活动,指导推动全市主要零售网点和餐饮企业春节假期不打烊、不抬价、不断供,组织开展“年货到家”、“乐购东莞”京东年货节、“券惠餐饮”等一系列活动,倡议全市大型餐饮企业“过年餐饮不打烊”,营造热烈的节庆消费氛围。
7、畅游礼包市镇财政联合市属国有企业投入2300万元,实施“公交免费计划”,鼓励群众“低碳出行”。从除夕开始,城区片区范围内的城巴、小巴公交车3个月内免费乘坐。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开展“绿色健康文娱生活”系列活动,向留莞群众发放惠民券,鼓励开展市内文化、旅游、体育等活动;倡导市内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开展优惠活动;引导全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
8、培训礼包充分利用春节假期为劳动者提供“充电”培训的机会,开展企业员工免费培训活动,依托广东远程职业培训平台、“技能莞家”、“领教职场”等线上学习平台,无偿提供1000多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让广大员工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展现人生价值。
9、防疫礼包向春节假期期间坚守岗位的留莞员工每人发放防疫礼包,全覆盖建立外地返岗员工登记和健康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发热门诊、核酸检测能力、人员队伍、医疗救治能力、应急物资、隔离场所、口岸联合检疫、流感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等“八项准备”工作,让群众安心过年、安全过年。
10、慰问礼包市总工会统筹安排1000万元开展慰问劳动者迎新春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关爱,为快递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医务人员、公安交警辅警等留莞过年人员上门送粤菜及礼包等。开展“民生大莞家”携手百家社会组织新春暖“留”行动,广泛征集留莞过年困难异地务工人员新春微心愿,对于留莞过年困难异地务工人员及时给予救助帮扶,营造和谐向善向好的社会氛围。
标签: